极目新闻记者 张渊
通讯员 谢小琴 肖耀根

2025港口高新技术论坛暨武汉理工大学港口机械专业办学70周年大会
“非常荣幸能够站在母校的讲坛上,向大家汇报自己参加工作以来的情况。”5月18日,武汉理工大学交通物流学院和中国工程机械学会港口机械分会联合举办“2025港口高新技术论坛暨港口机械专业办学70周年大会”。“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别专家、首席科学家张连钢,作为知名校友重返母校,在论坛上作主旨报告,分享自动化码头规划设计与创新实践经验。

张连钢作主旨报告
这位从武汉理工大学走出的“大国工匠”,以自主创新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带领创新团队仅用三年半时间,建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连续10次打破自己创造的世界纪录,成为该校扎根国家港口事业、培育行业领军人才的生动注脚。
七十年来,武汉理工大学港口机械专业始终立足国家战略需求,累计培养了近万名专业技术人才,产生了百余项重大科研成果,参与了全球50%以上的大型港口装备设计与制造,助力中国从“港口大国”迈向“港口强国”,贡献了沉甸甸的“理工力量”。张连钢正是其中的杰出代表——1983年从武汉水运工程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前身)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后,他投身港口建设一线,带领团队建成全球领先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为全球港航业打造“中国样本”。

武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信思金致辞
论坛现场,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原局长宋德星、中国工程机械学会理事长卞永明、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原副总裁包起帆等行业专家、全国各地校友及师生齐聚。武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信思金在致辞中表示,港口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港口和航运已经成为促进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此次论坛深入探讨当前港口发展的重大问题,共同谋划港口的未来发展,对于促进港口行业的创新升级和学校的学科专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工程机械学会理事长卞永明
卞永明代表中国工程机械学会讲话,对论坛的举办和港口机械专业办学7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希望武汉理工大学继续发挥学科优势,深化产学研合作,为行业输送更多复合型创新人才,为我国港口装备高质量发展注入理工新动能。
交通物流学院院长袁成清介绍了学院和港口机械专业70年办学历程,表示将积极对接交通强国和海洋强国战略需求,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充分发挥港口机械专业优势和特色,励精图治、继往开来,不断加强与社会各界特别是港口行业的合作交流,为我国港口机械专业的人才培养和技术进步,为我国港口事业的新发展继续贡献智慧和力量。

签订全面合作协议
会上,武汉理工大学与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辽宁港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港股份有限公司、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湖南中联重科智能高空作业机械有限公司、武汉港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海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开锐海洋起重技术有限公司、SEW-传动设备(武汉)有限公司等12家单位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


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张笛代表学校向武汉港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校友梁国世先生、湖南中联重科智能高空作业机械有限公司、“流光溢彩”奖助学金代表等20家捐赠单位和个人颁发纪念证书。

除大国工匠张连钢分享外,在2025港口高新技术论坛上,宁波舟山港集团鼠浪湖码头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国庆、厦门港务总经理陈朝辉、武汉理工大学交通物流学院教授袁建明分别以“超大型自动化散货码头离岛智能管控系统”“厦门港务智慧港口建设实践”“新型全自动螺旋带斗连续卸船机研制”等为题作主旨报告。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