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在南京举办的2025肉牛产业新质生产力大会上,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健康服务分会会长郭雨禾发表题为“发展肉牛新质生产力,重构居民营养健康战略支点”的主旨演讲,他表示,推进肉牛产业的创新发展是一项民生工程、幸福工程。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健康服务分会会长郭雨禾发表主旨演讲
在主旨演讲中,郭雨禾通过国民膳食营养面临的结构性矛盾与挑战、牛肉营养的生物学特点与优势、肉牛产业适老化创新的实践途径和肉牛新质生产力赋能健康中国的战略价值四个方面,深度阐述了推进肉牛产业的创新发展的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
郭雨禾指出,当前国人营养健康领域面临多重结构性挑战,本质是传统饮食模式与现代疾病谱变化的碰撞,一是营养结构失衡,能量过剩与微量营养素缺乏并存;二是特殊人群营养健康存在危机,包括老年人肌肉衰减与代谢性疾病增多、儿童青少年营养风险堪忧;三是地域与群体差异营养健康不平衡,包括城市人口脂肪摄入超标、北方地区偏好煎炸烹饪和高盐搭配、低收入人群优质蛋白质摄入不足等;四是饮食行为与认知误区阻碍,对科学营养、精准营养的认知不足,传统饮食习惯固化、对健康烹饪的方式接受度低。
郭雨禾认为,牛肉是一种营养价值和功效很高的食材,具有明显的生物营养学特点,与植物(如大豆)等蛋白相比,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一是全谱系必需营养素载体,具有高生物利用度;二是能够为全生命周期提供营养支持,适合青少年、慢性病患者、老年人群;三是富含养生保健功效的补益佳品,具有提高抗病能力等功效。
在郭雨禾眼里,从银发经济视角看,肉牛产业在适老化创新上有着很高的需求价值和实践前景。在他看来,做好肉牛产业适老化创新的实践,一要推进产品形态的创新,强化牛肉产品全谱系、高营养功效,开展体系化新质产品开发;二要与银发消费场景融合,围绕银发经济不同场景、不同需求,开展专业化设计,不断丰富牛肉产品新产业链;三要结合中医养生保健赋能,运用中医养生保健理论研究牛肉食用新方法,开发牛肉药膳类、功能类新产品。
郭雨禾表示,肉牛产业正在成为健康中国建设与银发经济发展的黄金交汇点,将成为有效践行“大食物观”“大健康观”理念的重要支撑,是一项民生工程、幸福工程。
最后,郭雨禾倡议,肉牛产业要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指导,通过科技创新(种源自主)、产业重构(全链数字化)、政策协同(老年营养补贴)三轨并进,使其从“奢侈肉食”转型为“国民健康基食”,把“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转化为居民营养健康新质生产力,为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提供全新动能。
据悉,本次大会以“业兴在牛惠三农,链动于民促振兴”为主题,由中国财富传媒集团主办,中国财富网与南京牧云农牧科技集团联合承办。大会聚焦畜牧产品供应、食品质量安全及农牧民增收等议题,搭建跨领域对话平台,力求深入探索肉牛全产业链生态发展新方向、养殖新技术、市场新零售。(文/张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