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与激情、对抗与碰撞 这些世运会项目你知道吗?

时间:2025-08-08 15:14:00

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

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已在成都拉开帷幕,作为非奥项目最高水平的国际综合性运动会,本届世运会亮点纷呈,其中不少精彩的赛事备受瞩目。

滑轮上的“速度与激情”

因其无需特定运动场所、能够锻炼身体的灵活性和平衡性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青睐的轮滑项目,将作为竞赛项目在2025年成都世界运动会(以下简称成都世运会)上登场,带来“速度与激情”精彩对决。

成都世运会轮滑项目,设置了单排轮滑球、速度轮滑、自由式轮滑3个分项。

单排轮滑球起源于美国,流行于北美和欧洲,于1981年进入世界运动会,比赛场地长50米、宽25米,由硬木或特质塑料铺装而成,表面平整。场地四角为圆弧状,场地四周设有围挡。

成都世运会单排轮滑球设男子团体1个小项,赛期5天,共计112名运动员参赛。比赛中,运动员穿着单排轮滑鞋和护具,手持球杆,通过与队友间的传接球配合,力争将球射入对方球门得分。每个进球计1分,比赛结束时得分较高的球队获胜。比赛为20分钟一局,共两局,中场休息5分钟,中场休息结束双方交换场地。

对抗与碰撞,攻防与转换,构成了单排轮滑球的独特魅力。当运动员传球时,观众需保持安静。进球时,观众可以尽情为精彩射门呐喊。

速度轮滑分为场地赛和公路赛,于1981年加入世界运动会,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成都世运会速度轮滑共设男子公路赛(15000米淘汰)、男子公路赛(单圈争先)、女子公路赛(15000米淘汰)、男子公路赛(单圈争先)、女子公路赛(10000米积分)等18个小项。赛期4天,共计60名运动员参赛。

场地赛在200米长的速度轮滑专业赛道上举行,公路赛可在临时布置规划的公路赛道上举行。比赛类型主要包括争先赛、计时赛、积分赛和淘汰赛,不同类型的比赛排名方式也有所区别。计时赛和争先赛中,用时更少的运动员排名更佳;淘汰赛以运动员冲线先后顺序排名;积分赛以运动员的总积分排名。

作为融合速度、技术与策略的极限竞速运动,速度轮滑是人类对地面滑行速度的极致探索。

自由式轮滑是一项集技巧、创意与艺术表现于一体的潮流轮滑运动。比赛通常在长50米、宽 20米的自由式轮滑专用木地板上进行:在花式绕桩比赛中,运动员在自选音乐伴奏下,于规定时间内,在布置有三行桩杯的场地上表演编排动作。裁判将根据运动员的表现分别给出技术分和艺术分,总分越高的运动员排名越高。

作为轮滑运动的艺术化分支,自由式轮滑将物理力学转化为视觉诗学,在锥形桩阵间创造出人体动力美学。成都世运会将是其世运首秀,设男子花式绕桩、男子速度过桩、女子花式绕桩、女子速度过桩4个小项。赛期2天,共计36名运动员参赛。

定向越野:智慧与速度的极限挑战

定向运动起源于北欧,起初用于军事训练,后逐渐发展成为一项正式的体育运动。1983年定向运动被引入中国,并在1994年成为中国的正式体育项目。

定向运动按运动工具的不同可分为徒步定向和工具定向,其中徒步定向于2001年正式进入世界运动会。2025年成都世运会设项为徒步定向,下设3个小项,分别是中距离、短距离赛和混合短距离接力,赛程为期3天,共有80名选手参赛,男、女各40人。

比赛中运动员需借助地图和指北针进行导航,以徒步的形式快速穿越陌生地带,并依次到访若干个检查点,最终用时短者获胜。中距离赛通常在森林地貌进行,每名运动员完赛时间一般在25分钟左右;短距离及短距离接力赛通常在城市、公园地貌进行,每名运动员完赛时间一般在12分钟左右。

定向赛事需要使用四大工具:高精度定向地图、专业定向指北针、电子打卡系统以及GPS定位系统。定向地图用不同颜色及符号标注地表植被、障碍物等要素;指北针帮助确认方向;电子打卡系统记录成绩;GPS定位系统追踪运动员行进轨迹,为比赛提供安全保障,同时大屏幕将展示运动员轨迹,提升观赛体验。

比赛时,运动员身穿GPS定位背心,佩戴电子打卡芯片,手持地图,借助专业定向指北针快速定位,规划最佳路线,按序到访多个检查点并打卡记录时间。打卡数据实时传输至成绩系统,最终根据完赛时间确定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