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县推广“三边一院”新模式 “院士领航+金融赋能”做大乡村富民产业

时间:2025-08-27 19:33:0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曾倩 通讯员 古琴 马骋

2024年以来,桐柏县深化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立足畜牧产业基础,大力推广“三边一院”养殖新模式,取得良好效果。截至目前,桐柏县已经发展“三边一院”养殖基地70余处,盘活农村闲置用地2000余亩,养殖户户均年收入突破7万元。桐柏县成功走出了“用活一种新模式,打好两套组合拳,做强三大产业链,促进四方共提升”的乡村富民产业路径。

用好用活“三边一院”养殖模式。“三边一院”农牧循环养殖模式,由中国工程院康相涛院士提出,在科学利用田边、林边、沟边和闲置庭院进行特色养殖,形成“小规模、大群体”的生态养殖体系,实现群众“肉篮子”与“钱袋子”的双重充实。“三边一院”模式有力破解了桐柏县乡村振兴中的三大难题。一是破解土地与环保制约难题。“三边一院”模式首先解决的就是不占用产粮地,而是利用田边、林边、沟边等闲置土地发展产业的问题,对传统农村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思路。二是破解资源闲置难题。三边一院模式把农村可利用的“三边”空间闲置的资产,重新发挥价值。三是破解农民增收难题。“三边一院”模式通过实践证明,农户在家发展养殖,也能实现增收致富,并且能够解决农村闲置劳动力就业问题,实现产业增收和农民增收的双重效果,让农民在家门口安居乐业。

打好“院士团队赋能”和“金融赋能”两套组合拳。以“院士团队赋能”破解技术和人才堵点。推进技术创新,立华牧业是全国第二大肉鸡养殖上市公司,八大业态均在桐柏县布局,农村分散养殖场已建设运营375栋。2024年饲养1150万羽,实现销售收入3.29亿元。桐柏县成功推动院士团队赋能的农牧循环经济研究院与南阳立华牧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康相涛院士团队坚持每年来桐开展实地指导,已为立华牧业导入多项技术领先的科研项目。以“金融赋能”破解资金和市场堵点。邮储银行聚焦乡村特色产业,推广“一业一策”“一企一策”服务模式,推动产业升级,累计投入近200万元专项资金实施“三边一院”工程。全面优化服务。邮储银行践行“金融为民”初心,构建起立体化服务体系。中国邮储银行定点帮扶挂职副县长带领邮储支行团队走遍田间地头,将金融服务站建在村头巷尾,为农户量身定做“三边一院产业贷”金融产品,每户的额度为5-10万元,目前已经为50余户养殖户发放400余万元,为农户解决资金方面的后顾之忧。畅通市场渠道。邮储银行立足自身系统优势,利用“桐柏U礼”等销售模式,将“三边一院”养殖并通过精深加工出产的“将军鸡”等有机农产品推向市场,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余万元。

做大做强走地鸡、黑水虻、有机菜三大产业链。通过科技赋能、金融助力,“三边一院”养殖已经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新模式,三大产业逐步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强农产业。强强联合迅速孕育出新模式,在固县镇沈楼、新庄等5村建成18棚生态鸡舍,创新“政府筑巢+农户育凤”模式——公共资金注入基础设施,农户以微薄租金反哺集体,实现资源活化与利益共享双赢。

实现农户增收、产业增效、企业增利、政府增信四方共赢。在院士团队领航和金融支持的多重助力下,“三边一院”养殖模式正成为桐柏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农户实现增收,目前全县已有170户农家在“三边”经济中觅得致富良方,依托养殖产业每户年均增收约3万余元,“三边一院”的生态价值已经转化为真金白银的市场回响。产业得到发展,走地鸡、黑水虻、有机菜三大产业在降成本增效益的共同作用下,2024年总产值达到3亿元。企业实现增利,立华牧业和“三边一院”养殖模式互为补充,今年将实现1800万羽出栏量,销售收入将突破5亿元,10家农村经济合作社年销售额突破50万元。政府实现增信,通过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三边一院”养殖模式,切切实实为群众办实事,赢得了社会信誉和群众口碑,更为农村地区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与先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