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说|为“星星的孩子”点一盏灯

时间:2025-09-11 08:40:00

我在邯郸星光特殊教育培训学校工作,是一名孤独症儿童康复师,也是“小橘灯”助残接力计划的志愿者。

我是英语专业出身,最早接触到孤独症儿童,是在大学的一次志愿服务活动里。看着那么可爱的孩子眼神躲闪、动作刻板,无法与外界沟通,我就想,有没有方法帮到他们。大学一毕业,我来到星光特教学校,与特殊孩子相处2年后,我又考入邯郸学院特殊教育专业,系统学习康复治疗知识。现在,我已经在学校任教9年了。

来学校进行康复训练的孩子中,有一对3岁的双胞胎男孩。两个孩子都被诊断为孤独症,他们的妈妈擦干眼泪坚持带孩子做康复,每天孩子们一对一上个训课时,妈妈才能稍微喘口气。孩子上课不容易,家长也让人心疼,我下决心要用专业的知识,帮助他们找回一些生活的美好。

两年里,我帮助孩子锻炼唇肌肉,日复一日地教他们说话,学习识别水果、动物,慢慢地,孩子们学会喊“爸爸、妈妈”,认出了数字,现在还努力融入了普通幼儿园的生活。看着家长发来他们和其他孩子互动的视频,我觉得一切付出都是有意义的。

我带过100多个孩子,有过太多感动的瞬间。比如,有小朋友学会从1数到10;有孩子下课主动帮忙收拾教室……陪伴特殊孩子成长是一个用爱心浇灌的过程,我们要蹲下身、耐下心,研磨教学方法,静待花开。

孤独症儿童和家长有尊严地融入社会,需要一个包容温暖的空间。9年前,我们作为志愿者走上街头发出倡议时,收到过不少冷言冷语。不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这个群体,越来越多的善意和关怀传递出来。

2023年7月,团省委启动“小橘灯”助残接力计划,一大批爱心人士走到特殊儿童身边,提供教育支持,进行生活帮助。我们学校建起温暖驿站,30名孩子得到“一对一”长期结对帮扶,河北工程大学、邯郸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们,也会在家长喘息日期间带着孩子们春游、徒步、做康复训练。工作之余,我和6个孤独症儿童家庭结对,还走进高校进行宣讲、为志愿者做培训,我希望能带动更多人参与到这项志愿服务中。

孤独症儿童长大后,就业谋生是一个现实难题。2018年,我们学校成立创业中心,推出“蜗牛米琪——助力心智障碍青年就业”公益创业项目,让心智障碍青年学习手工艺品制作,掌握一技之长。

2023年,我们接到了河北省第十届残运会文创产品订单,负责制作“兔赢赢瓷盘粮画”。每一个瓷盘粮食画都需要把芝麻、草籽、黍子等2023粒粮食一粒一粒粘在瓷盘上,这对孩子们来说是极大的挑战。功夫不负有心人,历时45天,我们创作完成1800件瓷盘粮画,很多人从那时知道了这群孩子。

这些年,创业中心先后帮助40多名残疾人实现辅助性就业,完成文创产品订单65万件。去年12月,“蜗牛米琪——助力心智障碍青年就业”项目还获得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公益创业赛铜奖。

与特殊孩子接触的日子里,我自己也在成长,我对他人有了更多理解,也越来越能接受个体的差异。帮助一个孩子,就是帮助一个家庭,希望更多人加入爱心行列,一起点亮“星星的孩子”成长路,让孤独症儿童和家庭被温柔以待。

(段 瑞 作者系邯郸星光特殊教育培训学校康复教师)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