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故事,比岁月更滚烫!

时间:2025-08-28 16:45:00

深圳新闻网2025年8月28日讯(记者 程熙)在深圳坪山有一群热血儿女,他们或穿梭于暗夜传递情报;或冲锋在硝烟弥漫的战场;或深入群众发动支援……他们都是英勇的革命战士,岁月染白了他们的头发,但那些烽火岁月里的故事依然滚烫如昨。

1948年的坪山,19岁的高春英揣着密信,行走于崎岖的山路间,这是她作为粤赣湘边纵队情报员的日常,如今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送情报大都走夜路,被敌人发现的话就会被当场枪毙,害怕也照样要去送,送习惯了也就不害怕了。”老人平静的叙述里,藏着无数次惊心动魄的经历。

粤赣湘边纵队老战士罗杏娣,与高春英同乡同龄,1947年加入了游击队,她以单线情报联络员的身份投入战争中。

“房子都被敌人烧掉了,就自己做地下工作,组织群众宣传发动,支援游击队。”1948年起,她担任马峦乡妇女会长,像一粒火种,在群众中点燃支援革命的燎原之火。

同为粤赣湘边纵队老战士的卓辉回忆,1949年,年仅12岁的他不顾父亲反对,两度投身粤赣湘边纵队,成为交通站的年轻力量。

他回忆道,在布吉清水河伏击战中,他与战友扮作平民,趁国民党部队午休时突袭,“仅用很短时间就把一个排的武器都缴获了。”少年的果敢,在硝烟中淬炼出钢铁意志。

“战争年代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就是,活着就干,死了就算,为革命而死,值!”粤赣湘边纵队老战士何鹏飞回忆道。1942年,年仅14岁的他就成为地下交通情报站的义务交通员,从此与革命事业结下不解之缘。

1949年4月3日,陆丰县城的战斗打响,时任二连一排干部的他目睹排长负伤,当即带领一个班冲锋陷阵。“我们看着手榴弹清清楚楚地爆炸,脖子上、屁股上都有很多弹片。”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他的眼里还闪过当年的坚毅。

比何鹏飞早一年参军的黄伟,1941年就加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后称东江纵队)。在铜锣径伏击战、梧桐山杨台山反 "围剿" 等战役中,他迅速成长为无畏的战士。

“根本就没有担心过生死。”黄伟的语气带着笃定。

在战争年代,坚定的理想信念支撑着革命战士们一步步前行。东江纵队老战士曾志光于1943年参加东江游击队,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他仍记得那段最艰难的断粮岁月。

“杂粮、野菜、黄狗头(一种植物)、土茯苓这些都吃了。”条件艰辛,但队伍里没有一个人退缩,“大家都是主动来打日本的,多大困难也好,没有一个人动摇。”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他还参与了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等。

如今的坪山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迈着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持续前进。而老战士们讲述那些战争岁月时,我们依然能触摸到这座城区最滚烫的红色基因,他们的革命精神也将成为这片土地砥砺前行的力量源泉!

(视频来源:坪山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