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男演员病逝,被誉为当地"喜剧之王"!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红遍全国

时间:2025-05-21 10:17:00

据西藏日报

西藏著名表演艺术家扎西顿珠

于5月18日12时35分

因病去世,享年69岁



扎西顿珠,西藏话剧团一级演员,知名小品组合“铁三角”成员,被称为“西藏的赵本山”“西藏喜剧之王”。自90年代以来,他表演了许多经典的喜剧小品,代表作有小品《酒鬼拉巴》、《看病》、家庭情景剧《快乐生活》等。


获得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专业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文华奖”、中国话剧“金狮奖”、“珠穆朗玛峰文学艺术奖”、第三届中国百佳电视艺术工作者、全国优秀话剧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小品“酒鬼拉巴”让他红遍全国

是几代人的欢笑


1993年,扎西顿珠出演了小品《酒鬼拉巴》。在小品中,他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邋里邋遢、滑稽可笑的酒鬼形象。从此,他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演员。



因为一脸络腮胡须,为剧情增添了几许喜剧色彩,他演的酒鬼形象,早已经定格在观众心中,好多粉丝见到他都习惯性叫他“酒鬼拉巴”。



此后他又塑造了无数的经典角色,每年藏历新年晚会上,由他主演的小品更是观众翘首企盼的“过年必备节目”。



除了给大家带来欢笑的小品,扎西顿珠从艺近40年,还塑造了无数的经典角色,在话剧《宗山魂》《圣地之路》,电影《女活佛》《松赞干布》,电视剧《拉萨往事》《格达活佛》《达玛拉的誓言》等都担任主要角色,给观众留下深刻而难忘的艺术形象。


他是“铁三角”之一

都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


1981年,扎西顿珠、尼玛、仁旺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同年进入西藏话剧团工作,上世纪八十年代,三人结缘,从表演小品《看病》开始,已联袂创作演出50多部小品,也被西藏人民亲切地称为“喜剧铁三角”,不论走到哪里,都会给人们带来笑声和欢乐。



“铁三角”还是西藏首部20集藏语情景喜剧《快乐生活》的主角,当年许多家庭都是这部剧的铁杆粉丝。据悉,“铁三角”最早是普通观众叫出来的,表达了观众期望他们能够长久在一起演出的朴实愿望,西藏人民在每年的新年电视联欢晚会上都特别希望看到“铁三角”的身影。



2018年10月9日,“铁三角”首次登上央视舞台,小品《这是我家》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也让扎西顿珠红遍了全国,让更多观众喜欢上了这位大胡子男演员。



逗笑西藏人民的近40年时光,坚固的不仅仅是“铁三角”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更是他们对喜剧和生活的看法。喜剧并非玩笑,他们的小品能够以最快、最深入人心的方式反映现实生活,也能让观众在会心一笑之余体味生活真谛。


他是西藏“喜剧之王”

更是儿子的好父亲


1956年,扎西顿珠出生在拉萨郊区,当时家庭条件并不好,母亲早逝,父亲生病,他年纪不大就作为家里的顶梁柱留在家里干农活。


1977年春天,西藏歌舞团和西藏话剧团从拉萨市郊和日喀则、山南、林芝等地招生。扎西顿珠前去应试,最终被西藏话剧团录取。当年5月,作为第三届藏族表演班的学生,扎西顿珠和其他30余名来自话剧团的学员一起来到上海戏剧学院,开始了他们终生难忘的学习。


从小生活贫苦的扎西顿珠,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和工作平台,只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最大的欢乐呈现给舞台下的观众,他觉得这是他报答命运和机遇的最好方式。



从上海回到拉萨后,第三届表演班的学员逐渐成为西藏自治区话剧团的表演主力军。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他们在西藏的话剧、影视方面做出了辉煌的成绩。除了扎西顿珠,这个班里还有多布杰、洛丹、德央、尼玛、仁旺等许多后来在西藏,乃至全国范围都有影响的表演艺术家。



1997年,扎西顿珠获得中国戏剧届的最高奖项——梅花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藏族演员。


舞台上是好演员,舞台下则是好父亲。扎西顿珠的儿子单增顿珠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我的父亲——酒鬼拉巴啦》,文中这样写道:“爸爸在荧幕之外也是个非常幽默搞笑的人。每当妈妈不开心的时候,爸爸就会以自己独特的幽默方式逗妈妈开心,这也是我最敬佩父亲的地方。”



记忆中的欢笑暂歇,另一个舞台已架好。愿在星河彼端。继续用幽默点亮永恒。网友纷纷缅怀:笑容长存,一路走好!




新民晚报(xmwb1929)综合西藏日报、西藏卫视+、西藏话剧团、拉萨融媒、央视网、新闻坊、网友评论

编辑:倪彦弘

编审:魏丽英